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页【奇缘版】——阴阳界75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上变幻出的不同色彩……

    这是仙界一般的美!

    连心灵都被之净化!

    伊塞克湖岸和缓平展,东面和东南面有小湾,土为沙质,仿佛那大海边的沙滩,湖水呈天蓝色,清澈可见。

    漫步湖边,清澈湛蓝的湖面一平如镜,水光照天,北岸的层层雪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显得静谧和神奇。

    当风吹来的时候,湖上顿时白浪滔滔,层层浪花扑向岸边,但到了岸边沙滩,又缓缓退回湖中。

    湖水、沙滩以其独特的方式接触、交融、梦幻、神秘,让人有想厮守着这座湖的感觉。

    景色虽美不胜收,可守望着诱惑的水叫人越加口渴难耐,由于是咸水湖,不能取来饮用,玄奘一行只好绕着湖走。

    熟悉地理的欢信带领众人先行走到冰川河流补给水源的湾头,这时他们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在目光的远处,有数十个西域马帮的商侣们此刻正在湖边赤条着身体戏水,其情景好不热闹!

    自认为周边没有女子的缘故,悟空的师弟们在饮罢水后便在光天化日之下当众解衣,纷纷跃入湖水中。

    武赢天自己本没什么,但唐僧当即尴尬又不好制止,被迫愧色对视。

    稍后,所有人都下水去净身。

    “妖精”自己也迫不及待地远远寻了个视线隐蔽的位置下水畅快而去,最喜欢水的人非“她”莫属,岂可错过?

    美人鱼转眼间就潜行出百十丈!

    “她”含尝了一口湖水,笑道:“呵……真是咸水!能这么清澈透底,不会是与此有关吧?”

    肆意在水层中游走了一番后,“她”惊奇地发现……水虽然是咸的,但鱼类却不见少!

    种类繁多的鱼看得人眼花缭乱,尤其是鲤鱼,它居然可以适应这种特殊的环境,而且个头比寻常淡水河流中的还要大。

    追鱼、戏鱼成了“妖精”娱乐的方式,好一个闹腾。

    “哗啦……哗啦……”

    戏耍一阵之后,“妖精”不知不觉已经游出了很远。“她”心知如此距离之下,其他人就是眼力再好也不可能辩出什么名堂来。

    于是……

    美人鱼大胆地不断腾出水面来撒欢,来享受阳光的沐浴。

    “她”的轻轻一跃便足有数丈之高,甚至十几丈,直接将自己模糊的身影展示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悟能首先发现了这一异常情况。

    他惊道:“啊……东边,大家快看东边!”

    附近的悟净眼球明显凸起,“那是什么?”

    在岸滩的人愣出了各种表情。

    悟真盛叹:“哇哦……好大好大的鱼!”

    悟智赞赏道:“好漂亮的姿态呀……好美!”

    “……”

    欢信仔细观望后眨巴了两下眼睛,脑子一转,顿觉危险。

    他连连慌道:“不是鱼!再大的鱼也蹦不了这等高度!况且它体形修长,不像鱼,别是水中蛟龙之类的吧!美啥美……都别美了!大家赶快上岸,小心这大东西会吃人!”

    玄奘回神而叹:“南无阿弥陀佛,这越是往西就越是异事渐起,湖水特殊也就罢了,竟然还龙鱼杂处,灵怪间起。”

    尽兴与恐慌并存!

    除了不见踪影的悟空,所有人都急急回到了岸上。

    唐僧按耐不住兴奋的心情,急急取来笔墨书记……

    【飘若浮云】

    “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

    【笔走龙蛇】

    “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望之淼然,无待激风而洪波数丈。”

    【铁划银钩】

    “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汗,惊波汨。”

    【骨气洞达】

    “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

    六人等待良久,悟空始终未回。

    由于“他”每次洗浴都会选择单独离开,可终又会出现在众人面前,所以大家见怪不怪,心下也无忧虑可言。

    在等待的闲暇时间里,唐僧尝试着用剩余的部分黄金向商侣们商量着买马。

    商侣们原本不想卖,但见相求者是僧人,而且出价也慷慨,于是就答应了这七匹马的交易。

    人人有马,如此一来,这七位西行者们往后的脚下之苦总算是得以解除。

    因戏水而忘却时间的美人鱼总算是有了归意,于是开始回游。

    这时“她”的小腹忽然间有了异状!

    是月圆之日!

    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武赢天在临近月圆之前便早已将自己的功力维持在不足五层,所以无所畏惧,更无需去释放功力来避免焚烧逾越。

    在以往,每次满月都只盈增五层功力。

    但……

    这一次“她”失策了!

    度过灭顶之灾的大劫难后,身心极度愉悦逆转可促使自生功力大增,盈增量远不止五层!

    火来了!

    是焚烧!

    武赢天惊慌!无比的惊慌!因为自己并不想即刻就离去!“她”本是准备陪伴与护佑唐僧一直到他取得真经的!

    “哗啦……”

    湖面翻滚出冲天的浪花!

    一条火龙竟跃出了水面!

    此时此刻,即便阳光也难以遮挡这份璀璨的光芒!

    “啊……那是什么?”

    只要是目光,均被掳,无人不在惊呼!

    就在岸边上的每个人都在炸神惊魂时……

    天空传来了每个人都无比熟悉的玉音!

    悟空在巨大的痛苦中凄然道:“师父……你多多保重!弟子悟空这便要去了!众师弟们保重……御史大人保重……”

    火龙入水,“她”就这么心有不甘地走了!永远……

    时间在人心瞬间凝固,这一瞬间仿佛成了永恒。

    为什么要离开?

    即便离开,为什么是此刻?

    即便要离开,为什么选择在此地,在清池?

    这份辞别来的太突然!事前毫无一丝一毫的征兆,刚刚获得马匹而惬意出笑色的玄奘顿时懵而无措。

    迟疑后的追步,他抬头大喊:“悟空……延西……你别走!别走……”

    “扑通!”

    他被凸于地面的石块绊到,重重地摔倒下去,捶土嚎啕大哭。

    【余音……】

    在高昌五人的眼里,玄奘法师的这名蒙面大弟子永远是那么的神秘叵测!

    除了那有可能是拜其所赐的王宫屋顶的巨大爪痕,还有那胜过飞鸟的身影,可以烤干大绫的法力,打败一切的杀术,就连离别都化为火龙……

    悟空的离去带走了所有人的言笑,他们默默地,默默地走着。

    从清池东南到清池西南,地势越来越低,路段也越来越平缓。

    在经过五百多里的跋涉后,这六人九马终于离开山区,进入了一望无际的中亚大草原,这番生机盎然的景色堪称沁人肺腑,十分爽心悦颜,如果悟空还在。

    黯然神伤的玄奘与随行者已是走出了西行之路所有的最艰难。

    进入中亚草原后,唐僧一行来到了一座著名的城市,碎叶城。

    不论多么强大的游牧民族,一个最基本的生存原理就是逐水草而居,突厥可汗也不例外。

    叶护可汗到哪里,西突厥的重心就会跟着移动,而不是像中原王朝那样有固定的都城。

    唐僧刚到碎叶城还没来得及休整,城中忽然大乱起来,路人尽散,户门紧闭,只剩下这支突兀在街道上的数人。

    在震耳欲聋的声音中,但见一支突厥骑兵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这次来得可不是马贼强盗,散兵游勇,而是中亚草原上最强大的势力,西突厥叶护可汗身边最精锐的亲卫骑兵!

    欢信素来是高昌国与突厥的专线联络使者。

    所以……

    一切逢凶化吉。

    “可汗尊王,贫道受兄长之托,专程带了敬品诚献,还望笑纳。”

    既是消除了敌意,玄奘立刻亲自从剩余的礼品中挑选了最好的几件献上,他的此举不求叶护可汗的帮助,但求其不要为难自己。

    随后,他拿出高昌王麹文泰专门写给叶护可汗的信,并双手呈上,“可汗尊王万福,这使王兄托贫道带来的亲笔信函,敬请尊王观阅。”

    “哦……还有信呐!”

    叶护可汗浮笑接信,“我这个千里之外的高昌老友倒真是很上心,又是礼物又是信函,还随了使者,不错不错,确实招人喜欢。”

    之后的几天,唐僧的队伍一边休息,一边补充给养。

    叶护可汗虽然不十分看重所谓的大唐高僧玄奘法师,但因突厥民族习性中的气概使然,他做事也足够义气。

    此位霸主不但提供给玄奘大量沿途所需物资,还像高昌王麹文泰一样写下几十封国书让玄奘带上,分别送给沿途各国国王。

    玄奘与叶护可汗相处的日子很短,却非常重要。

    高昌王麹文泰的书信能在半个西域起作用,叶护可汗和他的数十万骑兵却能保证玄奘在整个西域通行无阻。

    唐僧临走时,叶护可汗带着贵族大臣们一直送出十余里,这才依依惜别。

    这一次告别的人还有欢信,他是多送了数里才驻足,这位领路人完成了它的使命,该回去向麹文泰复命去了。

    长日里来的朝夕相伴以及九死一生的经历使人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万般的不舍叫双方都湿了眼眶。

    欢信哽咽道:“玄奘法师多多保重,高昌的侍卫们,请尽心保护好法师,自己也保重,我等着你们回来……”

    “路有头,树有尖。”

    唐僧僧礼一别,同样哽咽着声音道:“御史大人莫再相送,请回吧。你自己多保重,保重。”

    欢信的此番离开引申出了别样的滋味,它严重刺激了悟智、悟净、悟能、悟真这四个前高昌侍卫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对方是完成使命幸福安然地回家,而自己则是更远地别家!

    何年何月能回去?

    还有没有命回去?

    这一切都是遥远的未知数,他们四人紧紧抱着御史大人痛哭不已。

    终于分别了……

    终于,欢信的身影消失于频繁的回头顾盼中。

    有了叶护可汗国书的庇护,玄奘一行的行途果然变得容易了许多,经过的数个小国无不是盛情地来款待他们。

    一路无惊无险之下,似乎……悟空在与不在都无关安危。

    那揭罗曷国迎来了远方的客人,因为这里有一座很有名的城市叫醯罗城,又叫佛顶骨城,是一处著名于僧侣们的佛教圣地。

    这座城市之所以被称为佛顶骨城,是因为城中保存着很多佛陀的遗物,尤其是那块独一无二的如来佛顶骨。

    在众多舍利子中,当数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最为珍贵,被众信徒争相供奉,而其中的佛顶骨无疑是其中最最重要的一件圣物。

    这块珍贵的如来佛顶骨被供奉在醯罗城中的七宝小塔,佛顶骨呈黄白色,周长一尺二寸,发孔七窍分明,盛放在一只镶嵌有宝石的盒子里。

    除了供人膜拜,向佛顶骨取印,拜求吉凶祸福是其主要作用。

    取印就是拿帛练把香的粉末裹成团,轻轻地放在佛顶骨上面,然后佛顶骨就会在香粉上留下不同的印记,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印记来判断祸福吉凶。

    作为一名虔诚的佛家弟子,佛顶骨在玄奘眼中也是无比神圣灵验的圣物,当然不会放过在此取印的机会。

    他居然取得了一个菩提树的印记!

    菩提树在佛教中象征着吉祥和功德圆满,这个印记无疑是在昭示玄奘的取经之旅将会取得一个十分完满的结果,他大喜万分。

    负责看护佛顶骨,并释印的僧人纷纷弹指散花表示祝贺,尤其感叹玄奘的佛缘之深,堪称首见。

    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唐僧的弟子们岂肯错过?

    他们也依葫芦画瓢,纷纷上前试着取了印记。

    结果……

    他们的印记皆为横竖相连!

    玄奘见罢吃惊不已……

    几人都是横折形状,像极了犀利箭头,相似中又方位各异,好比箭指四方。这佛主的顶骨好灵验,仿佛知道他们是来自同一门派,同一地方的好兄弟。

    一旁的僧人主动过来帮他们四人鉴别,可此印为首见,逐一细细辨看过之后也不得其解。

    释印者只好囫囵道:“佛主的指示千差万别,某些印记深奥无比,一时间非常难定其意,只有缘分到了才能豁然开朗。”

    “啊……怎么会无解?”

    悟真、悟智、悟净、悟能听完师父的翻译转述后大为失望。

    玄奘想必这四名高昌弟子于日后的预兆在眼下是获解无望了,于是他僧手微叹:“佛法无边,佛缘无尽,当下虽不能解疑,日后或许却能轻松而知。”

    就在众人失意而散时,一直纠结于心的玄奘乍然想起什么……

    一个字!

    这个字的意义非比寻常,竟令思悟者自己也不由得一怔,脊背更微微发凉!

    因为……

    四名弟子的箭头符号印记两大两小,合起来便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字——回!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