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八章:搏上一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今曰的朝会,李穆便没有参加。朝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对李穆的处理。李穆的请辞奏章,却是被赵光义留中。所谓留中,便是留于禁中,不予以表态,不予以处理的意思。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立储的奏章,全部留中不发。这一段时间,赵光义醒来的时候,一看议论立储的奏章,便看也不看,一律留中。

    朝会一开始,宋泌便站了出来,说道:“臣启陛下,上次弹劾中书舍人李穆一事,当时圣意交由中书省议论裁处,臣为御史,且为臣所奏之事,今曰乞听圣意如何?”

    赵光义听了,问中书省的官员们,说道:“中书是何意见?”

    作为直辖中书的政事堂,这些个宰相们,不可能不参与,这处理意见的奏章,便是几位宰相们和李昿一起商量出来的。

    这句话,不过是走走过场,其实早在前天。中书省的处理意见便已经出来了,奏章已经送进了皇宫。最后的结论,却是建议降职。但是,这个降职降得有点狠,贬为中书司封员外郎。对此,赵光义也是进行了留中不发。

    不为别的,赵光义知道。现在这个储君的位置,目前分为了三方的博弈。现在三方正在纠缠,赵光义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自己现在就是在保李穆!

    因为赵光义知道,自己保李穆,便是保这三方的均衡。保住了三方的均衡之势,自己才能从中游刃有余。

    赵光义感觉这几天自己非常被动,细细的想来,自己一直想要册立的皇太子,便是赵元佐。原本希望赵普会拥立赵元侃的,没想到自己最大的依仗,赵普却是和自己意见不一样!

    保住了李穆。便是保住了赵元佐。这是赵光义的想法,而且李穆和李昿,却是同一个鼻孔出气的人物。因此,赵光义决定,一定要保住李穆!

    这时候,中书舍人李昿先表态了,说道:“皇上,臣以为。证据不足,大部分罪过,实乃御史台风闻言事!假如此风闻言事便处罚大臣,空有不妥!而其中宋御史所奏,又却是属实,因此,臣以为。可以贬知一县可以!这也是中书商量的决议!”

    赵光义问赵普道:“首相以为如何?”

    赵普态度很是坚决,明确的说道:“臣以为,这李穆贬知一县,实为可行!”

    赵普的话刚一落地。却听一向不参与朝争的沈伦却说道:“皇上,臣以为,李穆虽然处罚太重。臣以为,当降为中书司封员外郎可矣!”

    话音刚落,赵光义忍不住一愣,问道:“光是降职员外郎,恐怕不符合朝廷律例!”

    沈伦接着说道:“既然如此,可撤去直史馆判事之职则可!”

    沈伦完全是站在中立的角度来考虑的,这样一来,李穆虽然是降了职位,但是实际上在中书省也还有一席之位。对于当前朝政的格局,不会有影响!

    卢多逊这时候也说道:“臣赞同沈相所言,但是臣认为,不但应该除去直史馆判事,而更应该转为大理评事!去除左补阙之职!”

    谈论了这么久,这才说到点子上了。宋朝时期的官员们,降职的话,是要将等级一起降掉的。李穆实际上是直史馆判事!整个大宋朝的官员们,真正的权利,完全集中在判,权这两个字上。

    除去直史馆判事的职位,这是必然,但是卢多逊更狠,直接将其除掉直史馆修撰,降级为大理评事,这是什么?一个刚中的进士,就是大理评事!

    最主要的是,直史馆下一步,便是进翰林院,进入翰林院,做了学士,便是所有学士之首了。而现在直接踢出直史馆,也就是彻底断绝了李穆进入翰林院的可能!

    卢多逊一表态,那真是云集者影从了。加上沈伦表态,便标志着,朝廷超过一般的官员们,是支持卢多逊的。很快,知谏院的言官们,也开始大力支持卢相和沈相。然后便是中书省的员外郎,堂官等,纷纷表态,觉得卢多逊说得对!

    赵光义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就按照中书的意见,除去直史馆判事,直史馆编撰,改直史馆修撰。另外,除中书舍人,降职为中书司封员外郎!”

    中书舍人本来还有封驳之权,现在不过是多拿一份工资的中书官员而已,现在降级为员外郎,也就相当于一个办事员了。

    众人自然没有意见,就等着知制诰们起草诏书,然后交给皇帝审核,再发给政事堂,这决定便正式生效了。

    “另外,水部,这风满楼的事情,商议如何?如何不见奏折?”赵光义问道。这是说的让风满楼任水部判司事副使的事情。

    三省六部里面,是没有水部的,水部是挂在工部下面的一个机构,到了后来,元丰改制以后,才逐渐的变成了都水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